您好,欢迎来到华源医药网! [登录] [免费注册]
音乐小图标 诚可感天 作词-王军  刘家成  作曲:徐远航  演唱-廖晶(廖导) 播放 暂停 下载 试听

华源医药网

健康保健

已明确:这3类有害物,是导致性早熟的“罪魁祸首”

来源:39健康网作者:39健康网时间:2024-08-22

「幸与松筠相近栽,不随桃李一时开。」每年冬末春初,迎春花总会第一个跃上枝头,引领百花齐放。

漫山遍野的鹅黄色花朵,是春天最迫不及待的使者,令人欢欣,但如果祖国的花朵——可爱的孩子们,早早性成熟,我们是否还能高兴起来呢?

3%的孩子达到性早熟标准

「孩子长得太快也不好,可能是性早熟!」

如果不是今年年初同学群里有人说了这么一句话,湖南长沙的仪琳不会突然关注「性早熟」这个医学词汇,更不会把它跟自己的女儿联系起来。

性早熟是一种性发育异常,一般来说,女孩在8岁前,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特征的发育,就要当心性早熟。

虽然知道这个概念时,女儿已经9岁多了,但记忆里的一些信号还是让仪琳警觉起来:女儿8岁时乳房好像已经有点发育,外阴部位出现一些毛发,个子也窜得很快。

不怕一万就怕万一!仪琳带孩子去了长沙某三甲医院,测骨龄、做妇科B超、做核磁共振、促性腺激素激发试验,一系列检查结果最终确诊女儿的确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,骨龄已经达到了12岁!

医生还提示,如果不加干预,孩子半年以内,也就是10岁,可能就会开始月经!「孩子还在上小学,懵懵懂懂的,万一突然来月经,在同学之中会很奇怪啊!」

仪琳的女儿并不是个案,一组公开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性早熟的患病率约为0.43%,而这个数据在单个地区的似乎更加严重,如《上海青少年性早熟调查报告》显示,上海达到性早熟标准的孩子占青少年总人数的3%!

更可怕的是,性早熟患儿的数量不断攀升。

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雷培芸教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,医院1990年内分泌科性早熟门诊成立之初,每年收治性早熟患儿只有30例,1998年达到300例,2004年超过1000例,2010年前后每年约2000例,「按这种速度计算,性早熟患儿每年以超过20%的速度递增!」

 

女孩发生特发性性早熟的概率可能是男孩的9倍。|图:originoo.com

其实,性早熟一直存在,只是长久以来在人们的心中没什么存在感。

在广州工作的佳宜有个小自己6岁的表妹,「她小学二年级时,8岁左右,就来了例假」。按照年龄特征,这种情况要高度怀疑性早熟,但当时是1995年,「虽然大人知道这是不正常的,但没有人会联想到性早熟,也就没做什么特殊的干预。」

「这个表妹的身高现在只有149cm,可能跟性早熟有些关系吧?」佳宜问39深呼吸(ID:shenhuxi39)。

性早熟影响身高,更影响心理健康!

佳宜的推测并非没有道理,性早熟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身高!

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内分泌科主任梁立阳表示,很多家长觉得女孩来月经之后才是青春发育的开始,实际上月经初潮已经是她身高发育的一个顶峰了。

「女孩从第一次来月经到18岁成年之间,身高大概只剩下5~7公分的增长空间,一个10岁就来月经的女孩和一个12岁来月经的相比,就等于少了两年的生长期。」

换一个角度解释,性早熟的孩子身体内的雌激素、雄激素水平会提前升高,这些激素会促进骨骼的骨骺生长板的闭合,一旦闭合,孩子便没有长个子的空间了,很容易比其他同龄人矮小。

 

男女孩身高标准表。|网络图片

除了身高,目前还有一些观点认为,性早熟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生育能力。

对此,梁立阳主任指出,目前国内还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来证明性早熟会严重影响生育,不过国外有一些观察大样本的追踪或论文发现,「性早熟的女孩子成年后发生乳腺癌、卵巢早衰等问题的风险可能会增加。」

性早熟对身体的影响很大,也最为中国家长所担心,但心理层面的不良后果却往往被忽视了。

「性早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是分离的」。梁立阳主任介绍,因为跟其他同龄人不一样,他们往往面临很大的心理困扰,比如一个女孩如果在小学三四年级就来了月经,她可能体育课不敢请假,没办法很自然地去卫生间更换卫生棉。

这些生理知识或许家长还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教会孩子,但性早熟还有另一个不得不说的影响:当激素水平升高,孩子会自然而然对异性产生兴趣,此时就更容易出现让中国家长挠头的早恋问题,而且因为孩子不懂自我保护,甚至有被侵害的可能。

佳宜回忆,那个小学二年级就来例假的表妹,在六年级就开始和男生约会,「当时家里人觉得她不好好读书,不是好孩子,现在想来好像跟性早熟有一些关系。」

性早熟的孩子都是吃出来的?

在佳宜的表妹开始异常月经以后,佳宜的妈妈经常教育佳宜的一句话是:不要到处吃外面的食物,因为那个表妹就经常被大人带着去吃当地特色的狗肉,里面加了至少十几种香料或药材!

说到「性早熟」,很多中国父母联想到的下个关键词就是吃,梁立阳主任在门诊中就经常听到家长问一个问题:「我家孩子是不是吃错什么东西了?」

39健康网曾制作一期关于儿童性早熟的「名医在线」栏目,父母的提问主要集中在食物,快餐里的鸡肉、蜂蜜、大豆、转基因食品、反季节蔬菜、骨头汤,都在被怀疑的行列。

事实上,性早熟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,尤其是像仪琳的女儿那种非疾病导致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,环境污染、家庭关系、地域、遗传因素、滥用补品、两性文字或影视作品的刺激等都可能与之有关。

梁立阳主任介绍,导致性早熟的外界环境因素比较明确的是重金属、农药、塑化剂等环境类激素。至于哪些食物会导致性早熟,目前还没有定论,医生通常会根据患儿的生活环境进行判断。

「曾经有一个患儿,家里是开药材店的,大人经常用一些药材炖汤,孩子来就诊后,了解到这个情况,就可能将诱因归到这个上面。」梁立阳主任表示,食用雪蛤、海马等含有雌性激素的特殊补品,的确可能导致性早熟,但偶尔一次问题应该不大,最怕长期反复食用,达到一定的剂量。

39深呼吸(ID:shenhuxi39)采访家长的过程中,还有家长怀疑长期开小夜灯和性早熟的关系。梁立阳主任回应,在理论上的确可以解释得通,但没有专门的观察或研究来证明因果关系,所以也无法明确给家长回复。

虽然不该让食物全部背性早熟的锅,不过,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朱顺叶提醒各位家长,还是要控制孩子的饮食!

肥胖是性早熟的危险因素之一,肥胖可能会诱发青春发育提早。反过来,性激素水平提升,孩子食欲也会增加,进而导致更加肥胖,陷入恶性循环。

也就是说,虽然没有哪种常见食物一定会导致性早熟,但站在预防肥胖的角度,家长也应该管住孩子的嘴,保证营养的同时,也要遵守均衡、适当的原则,不要觉得某种食物特别好,就一直给孩子吃。

面对儿童性早熟,家长可以做什么?

佳宜的表妹是80后,她成长的年代,人们对性早熟知之甚少,更不用谈重视;如今随着信息的发达,家长开始重视性早熟,但有时反而会走入另一个极端。在一些妈妈群里,一边是担心孩子长不高,另一边是担心孩子长太快性早熟。

每一种极端都源于对性早熟的不了解,梁立阳主任表示,身高并不是判断孩子性早熟的最终标准,观察孩子乳房、睾 丸等性器官更直接。

 

性早熟儿童症状。|网络图片

如果女孩在8岁以前就开始乳房发育,10岁前开始来月经;如果男孩9岁以前生殖器就开始明显变长变粗,阴部明显颜色变黑,并松弛下来,甚至出现胡子等毛发,就要考虑性早熟的可能了。

当然,到底是不是性早熟还是要结合各项检查,由医生判断。

观察孩子性特征的时间也宜早不宜迟,朱顺叶医生提醒,目前孩子普遍地发育提早,家长千万不要等孩子上了中学,到了十一二岁才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,孩子很小的时候,给孩子洗澡的时候,就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。

前不久,梁立阳主任接诊了一个5周岁的男孩,已经变声并出现阴毛,经检查发现松果体位置长了生殖细胞瘤,需要做放疗。梁立阳主任强调,最可怕的不是发现孩子性腺轴过早启动,而是发现某些器质性疾病导致了这种性早熟。

因此,建议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特征,就要去医院,先排除掉疾病因素。如果确定是特发性中枢性的性早熟,综合评估后,再选择一个适合的方案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不是每个特发性性早熟的患儿都要进行干预治疗,如果医生评估性早熟不会对孩子身高造成太大影响,就不一定需要干预。

当然,孩子的心理层面也是家长不得不考虑的因素。如果孩子很懂事,能接受和同龄人的不同,家长觉得能和孩子沟通做好心理帮助,也可以选择不治疗,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早发育。

性早熟的孩子是那朵早开的花儿

仪琳的女儿被确诊为性早熟后,长沙的医生建议打针治疗,每个月一针,持续两年。

仪琳对39深呼吸(ID:shenhuxi39)说,如果孩子是8岁以前发现这个问题,她肯定毫不犹豫地接受治疗方案,但超过8岁这个界限,一方面她怀疑治疗的效果,会不会太晚了,另一方面注射的药物主要是抑制孩子长高,担心会不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身体。

犹豫了一个月,家里为此开了好几次家庭会议,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治疗。

事实上,仪琳和家人有些过度紧张了。梁立阳主任介绍,对于这种特发性中枢性的性早熟,注射的药物是治疗性早熟的特效药,「药物结构很清楚,临床使用了30多年」,安全性比较有保证,「停药3~6个月完全代谢掉后,自身内分泌就可以发挥作用了。」

不过,放弃了医院的治疗,仪琳这个当妈的也没闲着,天天带着孩子做体育锻炼,「在家跳绳,出去做户外运动」,调整孩子的睡眠,饮食上也会特别注意一下。

「希望孩子在月经到来之前,在骨骺线闭合之前,多长1厘米是1厘米。」

半年过去了,仪琳的女儿长了六七厘米,身高还算可以,月经没有如医生所预测的到来,一颗悬着的心也稍稍放下了一点点。

 

家长可以通过制作身高曲线图来监测孩子的生长。|图:originoo.com

「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孩子就像百花之中,其中有一朵早开了一会儿。」梁立阳主任向39深呼吸(ID:shenhuxi39)如此描述。

对于这种异常,梁立阳主任不建议家长过分紧张,但她也坦言,医生其实更怕忽视这个问题的家长,每年寒假、暑假都有很多家长带孩子来,但因为发现得太迟,导致孩子已经没有长高的空间。

是的,一朵花早点开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错过了合适的干预时机。

(应受访者要求,本文除专家姓名外均为化名)

丨本文指导专家:

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内分泌科主任 梁立阳

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朱顺叶


热门标签:

健康保健